今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了《“上海地铁坐过站的原因找到了”上热搜!我们实测了10条线路》一文。报道发布...
2023-05-24 58
财经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注重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投资者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以实现长期的投资回报。科浩财经将带你了解媒体出版什么意思,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陈震维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300051
摘要:5G时代的到来,将充分体现数字出版的优势,这是对传统出版更为深刻的转变。出版社应正确认识5G这个信息时代出版业的发展大方向,一定要抓住这个红利,加快出版业态的改革,适应数字出版蓝海的新发展。
关键词:5G 数字出版
前 言:据《2019 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量达7.99本,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2019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7.4亿人,市场规模达到204.8亿元。5G数字出版成为大势所趋。当各行各业都在应用大量信息技术手段以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曾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的出版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我们只有下定决心,以不破不立之心态,求得一搏,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一、传统出版存在的问题
(一)媒介单一
传统出版缺乏声音、图像、视频、虚拟现实交互等。自2015年以来,图书内容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包括音频、数字、动画、虚拟现实、知识支付等等。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图书选题的内容往往受限于惯有思维,会出现新瓶装老药的情况,雷同的选题内容非常之多,没有创新性;另一方面,传统出版缺乏与时俱进的技术支持,还陷在固有的老套的出版技术框架中。
(二)编辑为主导,市场判断不清
传统出版将书发行出去之后,不清楚这些书去了哪里,卖给了谁。自2017年以来,行业、经济和终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则是消费者年龄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目前,我们说90后已经取代80后成为阅读的主要消费者,这类群体的阅读习惯也从原来的纸质书阅读转为电子或有声读物等网络数字阅读。除了上述情形,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的选题设定与出版社未来的发展版图,也由原来的以人的经验为判断标准的模式改为通过大数据分析而得出的以读者为导向或以某个大众关注度高的热点为导向出版和规划出版社的远景。
(三)市场营销单一,力量薄弱
目前,图书营销往往局限于线下商店摆放、电子商务页面推送、明星、名人签售等。但是今天,随着诸如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快速稳步的发展,为图书的宣传和销售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更多的可能,通过更准确地推荐,我们可以实现对于某一品种图书的有效推销。可以说原来的销售方式,很难推动畅销图书的产生。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出版业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信息化社会到来之际,在各种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趋于成熟的基础上,顺利度过转型期,进一步深挖数字出版的优势和盈利点。虽然数字出版的外在模式仍在变化,但总体趋势是明确的。
(四)传统出版流程受限
在传统的出版过程中,虽然编辑在选题阶段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和愿望进行了一些市场调研,也通过网络查询了一些数据,但整个过程都是以编辑个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来做出判断,这些判断不足以反应出市场的真实需求,所以导致观众的粘着力不强。在不能完全满足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受众对出版社的忠诚度和依附感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在传统的出版过程中,受众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出版社,无助于培养稳定的受众。
二、关于数字出版的发展
(一)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初级阶段):实体书店和电商销售相统一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购买书籍的方式已经从实体书店转移到在线和移动客户端,阅读也逐渐从实体书籍转移到数字阅读。关键点之一是图书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是营销理念的变化,大量定制产品出现,这只是个初步阶段。
(二)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中级阶段)
近年来,随着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逐渐强化,版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文学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绝对数量优势,以知识产权为中心,图书、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动画等衍生产品同时发展,形成完整的版权经营,同时可以创造丰富的衍生价值。第一阶段也被整合到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中间阶段。
(三)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高级阶段)
出版策划的内容实现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而是从整体上考虑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音频、视频的使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体系,促进传统电子商务、自媒体、知识支付和线下整合。5G的普及将逐步推动内容制作向视频直播方向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被彻底改变了,手拿手机,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不再如以前一般,需要为学习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究其原因正是内容与终端用户的对接,始终搜索,始终呈现,始终产生,始终共享,这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过渡的高级阶段。
三、5G对出版行业带来的影响
许多新技术的起源和动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5G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更快的网络、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低的网络延迟,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显示平台。借助5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场景体验阅读、精确的个性化定制阅读、一对一的高清晰度现场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将成为现实。换句话说,在5G时代,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知识,从而节约出更多时间,进而实现更多的计划和目标,这必然会进一步提升人们阅读的兴趣。很明显,阅读需求的上升将给出版业带来好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出版社、数字出版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都青睐于互联网传播,以满足数字阅读和数字出版的需求,出版业开始了一场改造升级的热潮。相比之下,多年来,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得到了一些经验和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未被解决。比如说,出版社擅长于内容生产,在如何把内容产品转变为能让目标读者看得见并愿意为之付出时间查看或购买产品的技术上,我们还不是特别精通。数字化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出版是内容和知识产权的来源,只有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融合,才能发挥巨大的化学反应,提供给读者更为有趣而且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我们说,在过去的出版行业,大部分出版社都只是注重内容的质量,并为此积累了很多优质的作者资源,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出版社提供图书出版素材,但是这样的优势,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已经成为一个负担,甚至可能阻碍数字出版的融合。在过去的十年里,当时的出版业模式对整个行业的调整和重组还远远不够。但另一方面,其也为即将到来的5G商用时代奠定了基础。从现在的短视频、直播等备受大众追捧的情况看,大部分还是赢在内容的创新和独特,这种传播方式也在引导出版行业寻求更大突破,出版业逐渐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业态形式。
四、5G时代下数字出版的发展路径
现代出版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以电子商务为基础,以数据和内容为能量,以技术为动力,构建覆盖整个领域的“数字 ”出版、新媒体矩阵和综合知识服务平台。我们可以预期,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会是在5G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多媒体一体化的架构,通过自身优势打造更专业更具传播性的内容,实现与读者用户的万物连接,创新产品传播和销售方式。通过构建智能化的知识学习平台,引领读者更加成熟地阅读和学习。这在将来也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一)构建"数字 "出版,形成复合式发展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产业逐渐进入数字化发展的轨道。据《中国数字出版业2018-2019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数字出版业总收入为8330.78亿元,比2017年增长17.8%。这组数据说明我们的出版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吸引更多资金雄厚的非传统出版企业事业单位的加入,有了资金的支持,出版行业必定会得到快速发展和多样的经营模式。
目前,出版业不仅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传统出版内容,还包括音视频、网络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网络教育、网络动画等十多种形式。
复合式发展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强强联合,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各自的目标和效果。对于5G时代的到来,出版行业应该以全身心投入,放开手拥抱的姿态来迎接它。
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出版社作为内容生产者,优质内容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须立足于内容生产,通过发现更多优秀作品和作者,不断提高内容质量。第二,充分利用5G强大的通信技术。在内容存储的基础上,出版社应充分利用5G时代的各种通信平台,建立更丰富的多媒体矩阵,提高内容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出版业态的变化,造就了这个行业的人才结构的变化,曾经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需要在内容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见长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对于出版社来说,新的经营模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会更快更大,就需要出版人才加强编辑素养和职业操守以及道德规范方面的培养,从而更好地迎接出版改革新纪元的到来。
(二)不断改善阅读体验,创新内容呈现方式
1.利用合作电商或直播等平台大数据,分析不同年龄用户读者的关注点和购买意愿,将数据深挖,横向比较,精选出优质图书选题。比如,在科普和养生保健领域,从版权图书,到电子书和短视频、直播内容的开发,再到电商经营、版权贸易、作者带动销售、图书内容附加产品等,都将进行探索。在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中,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类平台,自建IP类和服务类公众号等,尽可能多的横向及纵向寻找可挖掘的卖点,进行多层级立体式的传播。
2.建立完善的图书内容生产链条。比如,构建完善的知识服务平台,打破原有的只是编辑制作内容的固有模式,建立与读者直接沟通的平台,了解读者购买规则与兴趣取向,在各类分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选题策划分析,针对每个渠道的优势特点,创作适合渠道传播的图书内容,并以多种方式实现内容聚合和内容控制,在此基础上,深挖原创内容,通过图形、文本、音频、视频、电子书、网络文本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资源整合,实现流量、内容(关键内容视频)和平台的多维协同发展,把出版社、作者、流量大v和用户联系起来。
3.给读者建立用户标签。在对读者进行管理的时候,应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和习惯,将读者进行有效分类,尽量研究读者需求,进而针对需求提供应有的服务,使用户能够轻松阅读和学习,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在提供准确知识服务的同时,注重培养潜在作者,开发新的作者,鼓励读者制作内容,将其汇集成零散内容的数据库,并通过专业编辑重新提升内容的价值,建立合理的平台,让用户继续制作更多高质量的内容,从而实现流量和内容的良性循环。
五、结 语
在5G时代,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这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新媒体矩阵平台。作为传统出版行业中的一员,出版社应充分利用现有内容优势,通过在新媒体矩阵中添加更为成熟的内容,探索出更多更新的出版形式和销售模式。在5G时代,出版社要实事求是地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这个信息时代带来的技术优势,发挥专业特长,立足新媒体平台,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读书体验,为行业的革新升级和未来发展而努力向前。
参考文献:
[1] 2020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助力提升5G出版融合发展[EB/OL].[2020-04-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232887624702997.
[2] 李丽. 5G时代下数字出版内容的探索路径[J]出版广角,2019(2):58.
编辑:张鸿志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媒体出版什么意思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科浩财经的其他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